後現代設計作業一

傳統農村置入「農夫市集」之可行性—以斗南鎮東明里為例
                                                                                     學生 王俊博 指導老師 楊裕富教授


一、 研究緣起:
依據行政院農委會資料顯示,國際間高能源價格世代來臨,緊繃世界糧食供需,刺激糧食價格上升,且台灣農業面臨WTO 的衝擊,將來市場將更為開放,而兩岸農業經貿的競合,國內外對農產品衛生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農業的角色由過去供應糧食,轉變為兼顧糧食安全、鄉村發展、生態保育等多功能。

二、 研究目的:
台灣人的壽命不斷提高,然而我們的生活品質與健康是不是亦同步提升呢?現代醫療設施與衛生條件的改善,雖然使人們的壽命不斷地提高,但是都市化、速食式的生活、飲食習慣,以及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卻導致各項文明病的罹患率居高不下。而有機農業的發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式。許多消費者談到有機食品,都表示願意購買支持,但最為困擾的不知何處購買值得信任的有機產品,而一些通過有機規範驗證的生產農民卻面臨不知何處銷售產品的困擾。其實「農夫市集」已經在歐美行之有年,近來提倡減碳的觀念,建議可減少食物運輸的過程與包裝,強調在地生產在地銷售、消費的生活觀,如何將「農夫市集」的模式置入而活絡當地傳統農村,並發展出屬於當地特色,將是本研究所探討之重心。

三、 農夫市集相關文獻探討:
「農夫市集」的英文 “Farmers’ Market”,也有人把它翻譯作為農民市集、農民
市場、農夫市場等。我們使用「農夫市集」一詞,一方面是「農民」一詞在台灣社會已被媒體塑造成一種弱勢、收入低落與觀念落伍的族群意象,我們希望以「農夫」一詞來重塑有機生產者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我們使用「市集」一詞,則希望其具有古早農村「趕集」的勤奮、熱鬧的味道與定位。
「農夫市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以傳統市場的交易方式與所謂「農特產品展售中心」不同的,農夫市集強調只有農民才真正瞭解其生產的農產品,也才能解釋各種蔬果的特色,以及有些農產品產生瑕疵的原因。由農民親自販售增加和消費者有直接面對面的機會,才能取信於消費者,藉由對談能更了解農民在栽種上的用心。
2. 在固定時間與地點設置市集,並且多選在假日擺攤,不僅能培養固定的消費族群,也能成為民眾休憩的好去處。
3. 農夫市集內的多為小農,種植的蔬果因種類有限、量也不多,而讓通路受限,因此藉由在市集擺攤可開創財源,也免除不經過層層的中介轉售,就會有比較合理的利潤,因此可以減少中間價差的損失,讓農民有較合理的收入。
4. 產品講求在地生產,提供國內農民一個銷售的好管道,產品具有新鮮味美的優點,還能減少降低運輸時間,具有減碳的環保觀念。因此「農夫市集」讓消費大眾了解有機產業存在的意義,使其對有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同時懂得選擇真正有機的食品,以及用對生機飲食以促進健康。更重要的是這麼做是真的為大自然環境保護與土壤永續經營管理盡份心力,為後代子孫多留一塊淨土,讓健康長長久久,達到樂活目標(LOHAS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四、 國內外案例回顧:
農夫市集快速成長:農夫市集近年來在北美蔚為風潮,從1994 年到2006 年,市集數量由1755 座增加到4385 座。這些市集多半在周末舉行,集結數家農場,帶著自家栽種的蔬果花卉在現場販售,不但能讓民眾買到當季最新鮮的食材,也能協助小型農家得以經營下去。
一舉數得的農夫市集:這些農夫市集背後大多都有組織或協會加以指導、統籌,訂定規則以保障市集品質。像是「北部農夫市集協會」就是推行農夫市集不遺餘力的組織,對於參與的農場都經過嚴格的挑選,讓整個市集更有質感。此外,在這些市集的現場,偶爾也會有音樂表演,讓整個市集瀰漫著天然又舒適的氛圍,也成為一家大小周末散布的新選擇。當地居民反應,在農夫市集購得的食材雖然不見得比較便宜,但品質絕對有保證,又能幫助當地農家,帶給他們一舉數得的快樂,也讓這樣的消費型態增添更多意義。

1.紐約曼哈頓聯合廣場綠色市集:
體驗美國農家道地風味:自1976 年,紐約是環保局即開始著手進行「綠色市集計
畫」,主要目的即在扶植紐約地區小型農家,讓他們有管道可以在紐約市公開的市場銷售他們的農產品。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就是位於曼哈頓聯合廣場上的綠色市集,每週一三五六都有,並且從早上八點持續到傍晚六點,即使在冷颼颼的冬季,市場人潮依然不間斷。市場上許多農家開放接受預訂,因此也吸引許多知名餐廳的大廚前來採買及下訂單。部分農家也會將當天沒有賣出去的產品捐贈給紐約市遊民的食物來源之一。
農產品新鮮上架:由於交通便利,這個市集每週吸引超過25 萬人前來採購新鮮的
農產品,冬天時,市集更是飄著一股濃濃的蘋果香,一杯新鮮的熱蘋果汁只要一塊美金,在零下六度的天氣中品嘗著熱呼呼的鮮甜蘋果汁,可是一大享受!此外,你也可以在市集上找到各式有機農漁作物,如有機肉品、起士、果醬、蜂蜜等都是最新鮮的產品;是場上也可看到許多農家販賣自己手作烘培食品,如糕餅、手工派等,不需花大錢就能品嘗到美國農家的道地美味。現在市集上,除了能看見紐約客的身影外,也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在此體驗紐約生活,成為相當健康的綠色景點。

2.加州貝爾蒙特農夫市集:
充滿教育性的綠色市集:舊金山灣區一帶許多農夫市集都是由一個非營利組織「美國太平洋岸農夫市集協會」所推動,協會的宗旨及藉由是極為加州地區小型農家創造永續經濟機會。這些農夫市集不僅提供農家及消費者一個聚會的場所,也成了社區居民最佳的聚會場合,因此在這些農夫市集上,協會也會告訴居民關於營養及當地農業相關知識,讓市集更有意義。伴著音樂聲購物去:此外,市集上也會不定期舉行烹飪及其他社區活動,示範利用當季農作物做出可口又營養的餐點;許多活動更是鎖定在小朋友身上,希望即早教育新一代的美國小朋友如何吃得更健康的好觀念。這些市集中,以舊金山南部的貝爾蒙特農夫市集最具特色,除了提供品質優良的農產品外,偶爾還有現場音樂表演,因此在市集上不僅可以買到、吃到最新鮮的農產品,耳朵還可以聽到悠揚輕快的音樂,同時滿足你
的味覺、視覺及聽覺!

3.台中中興大學有機農夫市集:
每週六上午七點不到,中興大學惠蓀堂後方大榕樹下,只見三十幾名身著改良式唐裝的農民,正熟練地搭著帳棚,他們臉上盡是笑意,因為大清早採收的新鮮蔬果,等會就能從自家田地直接搬到消費者的家中,對於辛苦揮動鋤頭、親手灌溉與彎身採收的農民來說,能與更多人一起分享自已種的有機蔬果,快樂而滿足。
有機重重把關掛保證:興大有機農夫市集開辦短短1 年多,成功打響名號,目前已有兩千多個會員,如果遇上大晴天,幾攤生意好的只要一開賣,常來不及上架就被搶購一空!目前市集以販售生鮮農產品為主,這裡沒有進口的農產品,也沒有任何加工品。直銷直賣的根莖葉類蔬菜、水果,都是通過有機驗證的農場所生產。市集籌辦人興大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董時飲教授特別強調:「標榜有機是興大市集的特色,每位農友不但都有合格有機驗證,中興大學也成立檢測中心嚴格把關。」有了興大農學院掛保證,讓不少人買得很安心,每週都會騎腳踏車前來買上兩三趙的余小姐說「外頭有機商店沒有一定的規範,這裡不但有中興大學背書,每次買回去的蔬果,真的比較好吃,有自然的鮮甜。」採購新鮮樂趣多多:擔任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經理的楊文仁表示,興大農夫市集的產品都是在地生產,沒有多餘包裝,也沒有經過冷藏或長途運輸,是農民親自運送到市集,讓消費者可以享受宛如親手摘採的感動,絕對新鮮、自然。「這裡的農友多是小規模經營,也由於產量太少,無法賣給有機專賣店或中盤商,農民多是自己種自己吃或分送親朋好友· 」因為有了農夫市集,這些原先是私房菜的農產品成為各攤位上的壓箱寶· 少見的蔬果琳瑯滿目,讓不少提著菜籃前來的婆婆媽媽,多了與農友詢問交流的話題,也讓購物充滿期待與樂趣。每週市集結束後,農友會固定留下來聚餐,討論與消費者交流的成果,並交換生產技術的經驗。來自全台各地的敦厚農友們,每週風雨無阻,一方面前來會見好朋友,一方面用誠懇的心等待你來深入認識有機農業,讓更多人能品嚐到好山好水孕育出的純淨農產品。

4.台中合樸農學市集:
生態永續的農業生產方式是美好生活的起點與根基。一群關切環境生態與農藝生產的人們聚集,勾勒合樸農學市集的藍圖,每個月第2 個星期六在5 千坪的大草坪上,大夥兒一步步接近夢想。萌芽的希望種子:樸農學市集的舉辦場地,原先是東籬農園,園主陳孟凱正是市集發起人之一。在農園經營過程中接觸了許多有機小農,陳盂凱深深覺得,「如果可以讓更多人認識有機農業,就有更多農友採用有機農法來照顧土地。」於是透過眾人合作,每月1 次的市集,是個起點。抱持支持小農的初衷,「我們認人優於認證!」陳盂凱提到。參加的農友不一定要通過有機認證,但需提供土壤及農產品的無毒證明,此外也透過產地拜訪、討論聚會等活動,讓生活者可以認識生產者,建立互信、互動的橋樑。
趣味市集寓教於樂:走進合樸農學市集,最大的不同,在於腳下踩的是泥土地,聞到的是蔬果天然香甜,幾十個販售農產品的攤位,來自中部地區的農友特別地親切,不單單只是推銷更像是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市集裡還有一系列的活動,邀請農民當老師的「荷松開講」,在荷花池旁、松樹下的講堂,民眾坐在草席上,聽農民說著自己的生命故事,「手工廚房」用食物傳遞理念,推廣當令、新鮮的好風味。 「環保完投手」、「食器貸出」則是鼓勵大家減少塑膠袋及免餐具的使用。透過各種有趣的市集活動,大大拉近民眾與有機生活的距離。除了市集活動,合樸定期舉辦講座,提倡食用當季本地食物的慢食觀念,減少對環境的壓榨,開授有機栽培學習課程,讓大家有機會親近農事,從自然獲得心靈愉悅的收穫,瞭解農人的辛勞。透過合作提升競爭力:合樸提倡「互助』 觀念讓小型農戶大幅提升競爭力,像是推動農友能分享使用的「公版外盒」,讓農友省下不少金錢,合樸目前也有20 多位志工,協助農友處理行銷、預購、出貨等工作。陳孟凱表示,未來希望連結在地社區民眾與農友,共同支持環境的改善、落實簡樸生活,是最終努力的方向。

5.台北248 農學市集:
北忠孝束路四段248 巷的一塊空地,每逢週五、週六一小群誠懇而認真的農民,在這裡販售用「心」耕耘的蔬果與農產品,此起彼落的招呼聲找回老一輩上「菜市仔」買菜串門子的那份人情味,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透過與消費者的直接對話,喚醒大家對台灣這片土地的尊重。推廣無毒的綠色農耕:去年7 月中開辦的248 農學市集,幕後推手是長期關注台灣農民權益的楊儒門,每個禮拜約有25 位農民從北部、束部專程來到台北,為的就是響應楊儒門「無毒、安全、友善」的理念。販賣自家產品的農夫們,絕不使用化學農藥與肥料,並採取對環境友善的栽種方式,所以市集裡的農產品都是安全的。楊儒門說:「用友善的態度去對待土地,土地也會以好的食物回報我們。」農友成為說故事的人:每個週末總是人聲鼎沸的市集,若認真拜訪每個攤販,可以發現248 農學市集農產品的多元性。這攤販售以台灣水果為原料的天然冰棒隔壁則是不添加防腐劑保存的現流漁貨,繼續走逛,更多的是來自綠色農場及深山部落的當季蔬果,還可以試吃濃縮台灣農產品風味的果醬、阿嬤風味的手工麥芽、非基政黃豆製作的有機豆腐等,教人感受到農民對於土地的熱情血親切的活力。只要願意停下腳步傾聽,每個攤子的主人對於栽種、生產、製作的流程,都會不厭其煩地再三講述,讓消費者對於吃下肚裡的食物能有進一步認識。「一開始的時候,草根性強的農民們話都不多但是我堅持農民要親自上場銷售,才能讓消費者對你的產品產生信任感。」楊儒門笑著說。現在農友們都能自信地介紹自家的優良產品,有的甚至和顧客變成朋友,而這樣互信互利的關係,也為市集累積了不少熟
客。好厝邊隨時歡迎光臨:來一趙市集,可體驗到濃厚人情味,因為信念一拍即一口的農友們,大夥像是一家人,每週輪流提供食材,固定開伙的市集廚房就是最佳證明。一碗碗熱呼呼的熱湯或甜品。見者有份,有空歡迎前來品嚐這簡單卻迷人的好滋味、分享一個個小農溫暖的在地故事。

6.鳳山微風市集:
週末上午,高雄縣婦幼青少年館前庭廣場不約而同地聚集著一群人來微風市集趕
集,少了傳統市集喧囂、叫賣反而是話家常的溫馨氣氛,走入城市的農民們掛著滿臉笑意,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著新鮮健康的農作物。由高雄縣政府及實踐大學共同成立的微風市集,自97 年開幕至今雖僅一年,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已逐漸獲得農民、社區及民眾的認同。綠色手工樂活嚐鮮:微風市集的理念在於對生態環境友善、健康學習、不惡性競爭、利益回鎖社區,參與市集的農場必須取得有機認證,並需符合農產品全程「不噴灑農藥、不施用化肥」且不含基因改造作物等安全食糧。由於迴響熱烈,目前微風市集共有25 個攤位,包括杉林鄉、美濃鎮有機專業區等另外也結合各社區家庭廚房推廣手工美食,邀您徜徉微風中的綠色樂活。

參考文獻
1.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二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1999。
2. 作者一、作者二,建築學會建築研究成果報告撰寫格式說明,「第十二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pp. 1-2,1999。
3. First, A. and B. Second, “Preparation of AIROC Research Reports”, Proceeding of 12th AIROC Research Reports, pp. 1-2,
19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t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